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 | 先进计算与智慧核芯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VSole2022-08-02 13:40:17

2022年7月29日,由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承办的“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先进计算与智慧核芯发展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徐文立、北京市大数据中心主任张琳、中国信通院总工程师魏然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信通院副总工程师许志远作主旨报告,中国移动研究院、华为、阿里云、浪潮信息、寒武纪、云从科技、知存科技等行业专家带来主题分享。中国信通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黄伟主持会议。本次论坛以“同绘计算新图景 共筑智慧芯生态”为主题,探讨和分享先进计算与智慧核芯的发展经验,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徐文立致辞

徐文立在致辞中表示,先进计算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条件,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立足“十四五”发展新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将先进计算发展作为工作重点,重点从四个方面加强布局:加强先进计算关键技术创新,增强先进计算产业供给能力,推进先进计算优质企业培育,开展先进计算创新应用推广,着力构建我国先进计算技术产业发展新格局。

北京市大数据中心主任张琳致辞

张琳在致辞中提出,将持续贯彻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和“两区”建设工作部署要求,打造全国先进计算产业高地和算力赋能应用示范基地。主要工作包括:一是打造产业体系,培育一批先进计算龙头骨干企业和系统级解决方案提供商,协同做好京津冀产业布局;二是强化应用示范作用,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千行百业应用标杆,推动形成关键领域共性标准模式;三是坚持对外开放合作,打造更为优化和便利的营商环境。

中国信通院总工程师魏然致辞

魏然在致辞中表示,我国计算产业将迎来更多样、鲜明的时代机会,先进计算与智慧核芯产业需求将持续拉大,未来前景值得期待。中国信通院也将着力加强先进计算与智慧核芯领域的研究支撑与能力建设,重点围绕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生态构建、应用推广和算力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加强与地方和业内企业的深入合作,共同构建开放、创新、有活力的先进计算产业生态。

中国信通院副总工程师许志远作主旨报告

许志远带来《先进计算技术产业发展趋势》主旨报告,系统阐述了先进计算的发展背景,重点分析了摩尔定律演化、智慧核芯突破、异构计算加速、泛在协同发展、突破冯氏瓶颈五大发展热点,并从技术创新、应用驱动、开放融合、生态重构四大维度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移动DPU技术白皮书》发布

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与业内企业共同发布了《中国移动DPU技术白皮书》,白皮书系统论述了DPU概述、技术架构、技术挑战和推进建议,为DPU行业发展提供了指引。

中国信通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黄伟主持会议

行业专家主题分享

此外,来自产业各界的专家分享了先进计算和智慧核芯领域的技术布局和行业实践。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与IT技术研究所所长张昊带来《多样性算力推委会助力计算产业快速发展》,华为计算产品线首席专家孙宏伟分享《计算2030》,阿里云智能神龙AI&计算加速平台负责人游亮分享《新一代云计算核芯与智能计算》,浪潮信息云计算产品线负责人亓开元分享《智算驱动数实相融》,寒武纪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刘道福带来《智能芯片赋能产业升级,车云协同加速智能汽车变革》,云从科技联合创始人温浩带来《无处不在的智能与计算》,知存科技创始人兼CEO王绍迪带来《存内计算芯片及其发展前景》。

本次论坛成功搭建了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平台,围绕基础理论、计算芯片、软件算法、整机系统以及行业应用等先进计算与智慧核芯重点方向,汇聚政、产、学、研、用各方重磅嘉宾和企业代表的精彩观点与行业经验,共同探索发展新计算、新模式、新路径,助力构建先进计算产业创新发展生态。

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呈现形式,来自全国专家学者、知名企业高管、合作伙伴、媒体记者等百余人参加线下分享,线上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超万人。

数字经济
本作品采用《CC 协议》,转载必须注明作者和本文链接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各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数字经济布局持续完善,发展势头较为强劲、重点领域势头良好、发展潜力加快释放,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和新生动能。
数字经济是一种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的新经济形态,源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当前正处于成形展开期,其主要特征是数据成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
10月20日,2023第六届SSC网络安全大会在西安高新区正式开幕。本届大会以“数字经济 安全护航”为主题,邀请众多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共聚西安,探讨数字时代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的未来发展趋势,深挖数字安全内核,持续拓宽古都西安网络安全优势赛道,发出网络安全的“西安声音”。
亟需运用密码技术构建数据安全防护体系,维护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保障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2021 年 9 月 1 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明确指出,需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数据处于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的状态,以及具备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数据安全已成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密码技术保障数据安全是数据存储保护的必然趋势。
数字经济时代,网络数据作为新兴生产要素,与国家发展战略深度融合,以其为犯罪对象的案件数量亦与日俱增。笔者对2018年至2023年初A市378件涉网络数据犯罪问题的案件进行剖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举措。
企事业单位目前迫切从识别、发现、监控、保护四个维度出发,搭建一套完善的防泄露系统,为数据安全保驾护航。
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工信部第七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全面展开。架起“网络高速路”,城乡“数字鸿沟”大幅缩小。截至2021年11月底,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这座京津冀区域在建等级最高、机架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现已启动首期运营,于今年8月中旬交付,正迎来第一批定制化客户入驻。工厂有关负责人介绍,与传统工厂相比,生产效率提升31%,产品质量提高26%。
数字经济中零信任安全技术的落地方法和发展趋势
2022年8月24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指导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组织召开数字经济运行监测核心指标体系专家研讨会。中国信通院院长余晓晖出席研讨会并致辞,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二级巡视员邓卫平、中国信通院首席科学家孟艾立出席研讨会。下一步,中国信通院研究团队将充分吸纳专家意见,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支撑运行监测协调局开展数字经济运行监测工作,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表示,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同比名义增长16.2%,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3.4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39.8%,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支撑作用更加明显。目前,随着各地“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加速落地,数字经济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增长重要支撑。美国威瑞森的统计显示,数据泄露事件中,82%和内部人有关。
VSole
网络安全专家